【独家】国新证券投行组织架构变革落地,四大方面转型,涉多个重要岗位调动

【独家】国新证券投行组织架构变革落地,四大方面转型,涉多个重要岗位调动

一段情 2025-02-12 财经报 12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中小券商投行转型再添一新案例。

国新证券于近日对投行部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投行部门整合为四个一级部门。此次调整旨在优化投资银行业务单元的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撤销了原有一级部门架构,调整后新设四个一级部门。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具体如下:

新设投资银行业务运营部:承接原投资银行业务管理部职能;下设二级部门,股权资本市场部。

新设投资银行部:定位为专注股权类市场化业务。过渡安排:可兼营债券类市场化业务。

新设债券融资部:定位为专注债券类市场化业务;下设二级部门:资本市场部。

【独家】国新证券投行组织架构变革落地,四大方面转型,涉多个重要岗位调动

设立并购重组部(央企业务部):定位为负责并购重组业务及功能定位类业务。

此外,界面新闻独家获悉,针对以上组织架构调整,国新证券还任命了新的4个部门总经理。具体来看,国新证券原股权融资部部门总经理乔军文任投资银行部部门负责人,原资本市场部部门总经理胜东,任债券融资部部门负责人。原并购重组部(央企业务部) 部门总经理彭德强,任并购重组部(央企业务部) 部门负责人。原债券融资二部部门副总经理高培,任投资银行运营部部门负责人。

此外,免去了原来10余个小部门管理人员职务。具体看来,赵博不再担任投资银行业条管理部部门总经理职务,梁立群不再担任创新融资部部门总经理职务,张展不再担任企业融资部部门总经理职务,马惠英不再担任债券融资一部部门总经理职务,马晓晖不再担任债券融资二部部门总经理职务,董德喜不再担任债券融资三部部门总经理职务,刘向涛不再担任深圳投行部部门总经理职务,高天宇不再担任北京投行一部部门总经理职务,刘艳玉不再担任北京投行二部部门总经理职务,杜忠博不再担任北京投行二部部门副总经理职务,白云龙不再担任股权融资部部门副总经理职务,李虎不再兼任上海投行部临时负责人。

国新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单元的应对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深化服务国资央企,打造并购重组品牌。第二,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打造战新产业投行。第三,创新服务绿色科创债券,打造债券特色品牌。第四,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合规执业体系。”

公司表示,“首先是积累中国国新系统内外资源。其次是聚焦科技行业和重点央企绿色转型打造典型案例。围绕服务央企布局战新产业业务机会,争取尽快促成几单战新领域的央企并购典型案例,打造并购重组特色品牌。”

有接近国新证券的相关人士透露,“此方案旨在优化部门职能,提升业务专业化水平,并确保各部门的定位清晰明确。尤其是通过深化服务国资央企、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创新服务绿色科创债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打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国有资本运营事业和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本次国新证券投行业务组织架构调整,已不是投行转型的首个案例。2024年11月,渤海证券就对投行业务作出全面调整,在原有战略投行总部基础上设立普惠金融总部,新增服务区域股权市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职责。

自2023年“827新政”以来,资本市场IPO业务明显收紧,各家券商投行如何实现自我救赎、转型成为热议的话题。

对此,开源证券副总经理毛剑锋表示,“注册制新形势下,投行客户的需求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和立体。投行服务已经从过往的注重IPO保荐承销转变为对目标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这对投行业务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投行业务应从以往的规模导向转型为质量导向。”2024年11月22日,国新证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虎在出席媒体活动时指出。

不仅投行业务模式迎来重塑,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也已经发生变化。“当前证券行业形势愈发严峻,优胜劣汰的趋势促使中小型证券公司转型迫在眉睫。”毛剑锋提到,与“大而全”的头部券商不同,中小券商在人力和金融资本中的投入规模有限,难以与大型券商保持相同策略实现全业务条线全面发力。

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证券研究所所长邓淑斌对此也持肯定态度,“区域性国资证券公司的差异化发展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聚焦本地市场、本地产业、本地企业客户;另一方面,发挥自身在上海等金融经济发达城市网点布局所带来的人才优势、专业优势、信息优势,服务于本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在本地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贡献度。”

对此,多家券商也提出了多种策略。整体看来,包括拓展海外市场和加强并购重组活动。一大型投行从业人员对界面新闻透露,“公司之前布局香港、东南亚市场比较早,当前投行的主要业务焦点集中在港股和海外股权融资、北交所业务、并购重组顾问服务、产业债券发行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现在这种大环境,深耕本土投行业务的券商就比较受影响了。”

多家券商也提到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如南京证券(601990.SH)表示公司近一半的营业部位于江苏地区,与当地一批政府部门、开发园区、金融机构、企业等主体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拥有较好的市场信任度;太平洋(601099.SH)证券表示,公司扎根昆明、深耕云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型投行则是将目光投向海外、并购业务。比如,中信证券(600030.SH)表示,将深化境内外一体化管理,拓展国际市场客户,加强港股股权融资以及东南亚等海外股权融资业务开拓;债务融资方面,继续发掘熊猫债等业务机会,并大力拓展中资离岸债、东南亚等海外美元债业务。

公开信息显示,国新证券原名为华融证券,成立于2007年,并于当年9月正式开业;开业之初注册资本15.1亿元,由中国华融出资15亿元,占比99.34%,长期以来系中国华融旗下重要金融子公司。

2021年12月,中国华融启动华融证券股权转让,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出华融证券71.99%股权。2022年1月,中国华融与国新资本签署国有产权交易合同,以109.3亿元转让华融证券股权。

同年6月,证监会核准中国国新成为华融证券实际控制人;次月华融证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正式变身成为“国新证券”。

据界面新闻此前独家报道,国新证券曾于2024年调整过信用、自营、信息技术、固收等业务负责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独家】国新证券投行组织架构变革落地,四大方面转型,涉多个重要岗位调动》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