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峡的热线|在大陆读书5年,台湾女生对延安窑洞印象深刻

穿越海峡的热线|在大陆读书5年,台湾女生对延安窑洞印象深刻

孤寂好友 2025-02-03 财经报 11 次浏览 0个评论

今年22岁的台湾女生吴宛璇在上海读书已有5年了,这些年她都是寒假回台湾和家人一起过年。不过今年除夕,吴宛璇的爸爸妈妈第一次从台湾赶到昆山,和在大陆工作的亲人一道过年。

吴宛璇在台湾地区桃园市长大,她自小读书成绩就不错,高中毕业于台北的北一女中。提到为何会到复旦大学读新闻系时吴宛璇表示,台湾的文科热门专业是商学、法学,而她并不想要考这两门大家眼中所谓的热门专业,却很想学新闻学,正好家里有亲人在昆山的台企工作,对上海十分熟悉,复旦大学就成为亲人的首要推荐,也成为她的首选了。

2024年,吴宛璇到四川九寨沟游玩留念。本文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在复旦读书的5年时间里,吴宛璇去过很多地方,比如成都、九寨沟,北京、长沙、苏州、杭州等。内蒙古和陕西吴宛璇也曾去过,大草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年8月正值酷暑,吴宛璇在延安见到了毛主席当年居住过的窑洞,走进窑洞“特别凉快,我们每个人待在窑洞里面不想出来”。而窑洞的凉爽体验也把她的记忆一下拉回了中学时期的课本,那时黄土高原的气候、地理特征对于吴宛璇这个在台湾长大的小姑娘来说还非常陌生,“是课本上需要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知识”。但是很多年后,她选择到大陆上学,也因此获得了更多了解大陆的机会,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也就真真切切地见到了、体验到了。

书本上的内容就这么“撞”进了现实里。

2021年7月,吴宛璇在内蒙古骑马。

还有一年在内蒙古,吴宛璇见到了辽阔的草原,见到了草原上肆意的牛马。草原上的这一处还是晴天,那一处就已经下起了雨,“这样的景象在台湾很难见到。”吴宛璇回忆,她和同学们突然遇到一阵风雨,草原上的他们只想找伞却找不到。然而等当地牧民看到他们被淋湿时却很不理解,为何不顺着风雨的方向,躲到那个大石碓后面去呢?

吴宛璇回忆起这件事时,既有无奈也觉得自己有些可笑,“当地人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我们长这么大连这种基本常识都没有,确实我觉得,他们都很有草原上的生存智慧。”

除去这些,当地牧民为了草原做出的牺牲也让她印象深刻,人们都在追求现代化的、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恰恰有一些牧民还生活在草原上,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状态,既为了生活,也为了更好地守护、保护草原。

相比于台湾而言,上海的学习压力更大一些,吴宛璇回忆自己读大三、大四时,有段时间回台湾和朋友聚会,能明显感受到台湾的朋友并没有被即将毕业要去哪里的事情所困扰,但同一时间大陆同学会为升学和工作的事情费更多心思。

这个除夕,吴宛璇的父母和她都在昆山的亲戚家过年。和在台湾过年不同,大陆的除夕夜是和亲人一起吃年夜饭、看看电视节目,比如春晚。如果在台湾,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家里人会去“走庙”,“去观音亭、土地公庙、妈祖庙、城隍爷都拜一圈,然后根据家人的生肖去庙里‘安太岁’(供奉太岁)、 点光明灯。”吴宛璇说,是以此祈求平安幸福。

刚开始在上海读书时,吴宛璇很想念台湾的小吃,比如盐酥鸡、猪血糕。她挨个搜索社交平台上推荐的台湾地道美食,一家一家去试,终于找到了记忆中那种家乡味道。如今,在复旦读完本科又读研究生的吴宛璇已经非常适应在上海的生活,“上海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城市,天南海北的人都在这里,什么样的美食也都能在这里找到。”吴宛璇说,这也是她喜欢上海,未来要留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穿越海峡的热线|在大陆读书5年,台湾女生对延安窑洞印象深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