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平凡岗位不凡坚守

新春走基层·平凡岗位不凡坚守

乜許詯傻 2025-02-03 行业报 14 次浏览 0个评论

护越冬候鸟    保一方平安

本报记者    杨颜菲

刚过完年,江西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南矶派出所所长刘万里和两位民警身穿防水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岸边,一大早便开始巡护候鸟。

" 你看,体型较大、翅尖发黑的是东方白鹳,颜色上棕下白的是大雁,白毛黑嘴的是白琵鹭…… " 举起望远镜,刘万里如数家珍。

冬日鄱阳湖,大大小小的碟形湖泊随处可见,仿佛一片 " 大草原 ",是越冬候鸟的理想栖息地。" 前几天,这里有一只受伤的东方白鹳。我们把它抱上车,带回所里,找医生为它包扎治疗。" 湖面反射的粼粼波光,照在刘万里脸上," 近些年,大家保护生态的意识越来越强,村民们发现了受伤候鸟,也会送到派出所来。"

" 候鸟来了,观鸟的游客也跟着来了,春节假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刘万里告诉记者," 既要完成候鸟巡护、草洲防火等日常任务,也要做好游客救助和服务工作。"

南矶派出所是南昌最偏远的派出所,离市区 70 公里,管辖面积 326 平方公里。" 虽然管辖面积大,但大部分是水域,辖区内常住人口只有 300 多人。" 刘万里说," 每年到了鄱阳湖丰水期,我们得坐船来上班。"

沿着巡护路线走完一圈,鸟鸣啁啾,太阳已升到头顶。

派出所里,民警巫智勇也没闲着。匆忙吃完午饭,他抄起笔记本,开上警车去走访。" 派出所共有 5 名民警,每年春节,所里要保证至少 4 名民警在岗。" 巫智勇说。

" 待会儿,大家要分头到街上巡逻。" 刘万里说," 新春佳节,我们既守护候鸟平安,也守护大家团圆。"

翻山勘地质    跋涉寻水源

本报记者    王欣悦

清晨,山林间的薄雾还未散尽,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地质队高级工程师罗富恒一行,来到万州区太安镇钟刘村。

春节假期,队员们的工作仍旧忙碌—— " 眼下正值当地枯水期,我们要抓紧完成枯季测流数据的采集工作,为后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罗富恒说。

出发前,罗富恒又仔细检查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面装着地质锤、温度计、水质检测仪、水样壶等专业工具,还有水和干粮。" 平均每天负重行走 30 多公里,晚上回到临时宿营点,才能吃上一口热饭。" 罗富恒说。

前往第一个测流点的路并不好走。罗富恒和同事带上测量和采样装备,拄着树枝,小心翼翼行走着。湿滑的山道上,留下一长串深浅不一的脚印。

到达测流点,罗富恒和同事立即投入了工作。" 水温 16.8 摄氏度、过堰水高 5.82 厘米…… " 罗富恒仔细测量,同事一一记录。为了探明测流点长期动态变化情况,他们平均 5 天就要来一次。

" 去年,地质队实施了重庆大宁河流域水文地质调查,新发现地下河等 20 余处,新圈定后备水源地等近 40 处,解决了当地 3000 余名群众的饮水问题。" 说起工作,罗富恒一脸自豪。

" 今天白天我们计划完成 18 个点的现场测流工作,晚上再将采集的数据整理存档。" 罗富恒搓了搓冻僵的双手,收拾好测量和采样装备,准备赶往下一个测流点,"12 月至次年 2 月是枯季测流的关键期,我们得加把劲完成任务!"

守高原站点    测气象数据

本报记者    乔    栋

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长江源头沱沱河畔,青海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平均海拔超过 4500 米。春节期间,镇上的沱沱河气象站清晨已灯火通明。

室外温度直逼零下 30 摄氏度,工作人员陈丽雯和汪洪斗准备开始当天的 " 放飞 " 工作。充好氢气球后,陈丽雯左手扯线,右手托举着直径近 2 米的气球,迈着大步在发射场周围完成准备工作。

不一会儿,对讲机传来声音:" 数据已测试好,可以升空。" 汪洪斗大喊,"3,2,1,放!"

7 点 15 分,氢气球消失在空中。陈丽雯长舒一口气," 气象气球能够飞到 2 万米的高空。随后的 1 个多小时里,系统将不断收到气球传回的数据。"

沱沱河气象站是国家气象站网中重要的测报研究站、全球资料交换站。" 刚才开展的是高空探测,每天放球两次,为气象预报提供决策辅助。" 沱沱河气象站站长苗培林介绍。

科技也在悄然改变着这里。" 去年我们还铺设了 3 个无人值守站,总数已达 12 个,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准确性。" 汪洪斗说。

沱沱河气象站有 9 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 27 岁。站内唯一的女同志陈丽雯也已在这工作 3 个年头。" 前年,站里专门修建了制氧房,配备了图书室,条件比过去好多了。" 陈丽雯说。

上午 9 点多,数据接收完毕。短暂歇息后,汪洪斗又和同事们一起出去检查设备。

当好 " 守隧人 "    点亮回家路

本报记者    申智林

春节期间,全长 10.1 公里的湖南长沙浏阳河隧道,每天迎接上百趟列车南下北上。

长沙高铁工务段浏阳河隧道看守工区,副工长李洪兵和同事每天上午带着手电筒来到隧道检查泵房设备。他们要负责浏阳河隧道救援斜井看守和隧道内抽水装置监控。

从地面前往泵房,需要通过一处长 730 米、坡度近 60 度的斜井。斜井两旁,分布着粗大的排水管道。李洪兵和同事边走边检查管道伸缩缝接口是否有渗漏水情况。

斜井里越走越深,忽然出现巨大的声响,同时扬起不少浮尘。" 这是南下北上的列车同时驶过隧道,两边气压叠加造成的。" 李洪兵很从容。

在这个岗位,李洪兵已经工作了 13 年,参与了浏阳河隧道上千次施工检查,经历了从人工巡查为主到智能监控为主的转变。他早已习惯隧道里的工作环境,不论什么时刻,哪个方向有来车,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20 多分钟后,他们抵达泵房。" 蝶阀完好,转轴无锈蚀、无滴漏,压力表显示正常…… " 李洪兵一边检查一边报告。

在这里,李洪兵和同事们要检查 25 个电源控制箱,扳动 13 个水位控制阀以确保正常运行,遇到排水渠内水位高时,还要掀起盖板方便水快速排出……整个流程,他们每天要重复 3 次。在李洪兵检查隧道地下设备的同时,工区工友陈浩与同事正在巡查隧道的地表情况。" 列车上有千千万万旅客,再繁琐的事,也要踏踏实实干好。" 李洪兵字字铿锵。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新春走基层·平凡岗位不凡坚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